工业互联网云平台建设与运营为什么可以同步进行?
2022-04-15
作者:yunzhimeng
日前,5G网络、数据中心、工业互联网等被纳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。工业互联网将不断催生新模式、新业态和新产业,疫情之下,行业迎来怎样的发展,还面临哪些难点,又该如何突破?
因此,当务之急是借助新基建发展机遇,重点加快区域工业互联网云平台建设,构建“一区域一产业一平台”体系,通过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,整合生态体系资源、平台资源、产业运营能力、行业技术能力和运营经验,推动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,实现区域新旧动能转换,带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。
平台是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
工业互联网是多技术融合与多要素集成模式,区域工业互联网云平台新型基础设施建设,为集群内制造企业提供横向(智能化工厂)、纵向(产业链协同)、端到端(产品全生命周期),涵盖生产制造全过程和全要素,重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、企业资源规划(ERP)、生产制造执行系统(MES)、供应链管理(SCM)和客户关系管理(CRM)仓储管理(WMS)等制造业核心软件,形成全行业与跨行业的工业应用生态系统。
依托区域平台,对产业集群内制造企业、工业互联网服务商、金融资本、人才智库等各类要素资源进行深度整合,构筑一个开放、聚合、共享的基础服务平台,为产业发展提供智造、金融、政策、创新创业等公共服务,形成良性互动的产业生态,从而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。
对集群企业而言,借助平台进行低成本启动,启动建设成本相当于自主建设的30%左右,享受自主建设100%的收益。
通过产业集群引导企业上平台
目前在制造企业内部存在很多信息孤岛,且大量的中小企业缺乏数据化、网络化的能力。通过打造面向特定地域或产业集群的工业互联网平台,可为大量中小企业提供差异化、精细化的智能制造创新服务,帮助产业集群完善智能制造生态链。
根据区域产业集群特征,整合产业生态资源,通过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,引导企业“上云、上平台”,首先做到企业业务数据上云,其次打通企业内部各应用数据,集群内企业“上云、上平台”后,下一步要实现外部的生产协同;紧接着实现与上游的供应链和下游的销售平台的连接,做到生产与采购协同,做到按需采购;生产与消费端协同,做到按需生产,降低库存,从而最终实现整个产业链的大协同。
相对于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,对于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更要重视“平台的运营”。工业互联网环境异常复杂,制造业有500多个细分行业,不同业务场景与工业机理的复杂性与巨大差异性,决定了企业在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过程中,必须要先学会自我约束,先专注深耕垂直领域的个性化与差异化,才有可能在跨领域间寻求共性需求,提供相对通用的行业解决方案与服务。
每个产业都有较为明确的知识边界,任何工业互联网平台都无法解决工业中不同行业问题,而是需要借助专业的行业或区域服务商运营。通过运营商的力量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帮助到行业或区域的企业,才能产生足够多的应用场景。黄烨华建议,通过引入第三方参与建设和运营,产生经济效益,形成良性循环,做大做强。
聚集生态打造区域产业数字经济
通过“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+产业生态创新中心”的建设模式,链接供需两端,进而营造产业新生态。
依托区域工业互联网云平台,构建集工业互联网、工业大数据、创业创新、政产学研用合作为一体的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圈,打造多个垂直产业领域制造云平台,形成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以智能制造、协同制造、云制造为主的新模式和全生态,构筑政府、产业、资本、科研等产业生态要素的良性互动生态圈。
依托与工业互联网云平台提供与之配套的数字化技术、孵化、融资、法律等服务,实现企业资源的充分共享、政府政策的精准支持、创新能力的高度协同、金融资本的高效催化、全产业链环节的业务协同,提供共性服务,降低企业成本,提高生产效率,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。
本文属于部分观点来源于网络,转载请注明出处!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站!